《追龙Ⅱ》等3部国产片竞争端午档

2019-06-06 08:45 北京青年报

来源标题:3部国产片竞争端午档

  三部国产影片《追龙Ⅱ》《最好的我们》《当我们海阔天空》将于6日起在全国上映,同日竞争端午节档期。警匪片《追龙Ⅱ》由王晶与关智耀联手执导,延续了前作中甄子丹、刘德华的双雄人物设置,由梁家辉、古天乐演绎警匪双雄对决。

影片将故事背景置于香港回归前,讲述了香港警方卧底何天潜入大富豪龙志强的犯罪团伙,经多次考验后成功接近龙志强并伺机行动,最终在内地和香港警方合力下将悍匪龙志强抓捕的故事。

青春校园电影《最好的我们》是八月长安振华三部曲系列小说中首部被搬上大银幕的作品,讲述了耿耿和余淮这两个因名字而结缘的高中生在高中三年期间共同成长,经历分别又重逢的故事,由章笛沙执导,陈飞宇、何蓝逗领衔主演。

2013年,八月长安另一部小说《被偷走的那五年》就曾搬上大银幕。对于《最好的我们》改编成电影,她说:人生有耿耿于怀的事情其实是向前最大的动力,它给很多人的感触不只是青春的纪念,更是前行的勇气。

青春奋斗电影《当我们海阔天空》取材自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的真实故事与人物原型,讲述了在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和创新创业教育浪潮之中,一群大学生在老师帮助下,运用知识与科技,整合社会资源,打通繁华都市与贫困山区的产业链,不仅成就自己的梦想,而且帮助农户脱贫致富的故事。

责任编辑:张嘉玉(QC0006)

张震惊艳亮相品牌活动 沉着儒雅尽显贵族气质

2019-06-06 14:16 千龙网

近日,张震亮相卡地亚在北京举行的系列活动。当日,张震身着典雅黑色西装出现在该品牌举行的文物修复展现场,他经岁月历练出的沉着儒雅与古文物厚重的历史积淀相得益彰,彰显贵族气质。

参观古文物修复展之前,张震还以一身豹黄色格子西装搭配高定祖母绿胸针的造型出席该品牌的旗舰店高端体验活动。他与世界级珠宝雕刻大师深入交流,讨论双方在不同艺术创造领域中的心得。

值得注意的是,当日,张震的胡须引起同场不少朋友和媒体记者的注意,从近几个月张震电影宣传活动时的照片也能看出他的胡须有越蓄越长的趋势。据了解,这是张震为即将开拍的好莱坞科幻巨作《沙丘》所做的特别准备。稍微熟悉张震的观众都知道这是他的一贯作风,他在为戏作准备这件事情上一直没少下功夫。

据悉,电影《沙丘》改编自国际顶级科幻文学作品,影片自公布主演阵容以来就备受瞩目。以高标准的艺术要求和水平对待每一部作品、演绎每一个角色的张震,将在这部作品中让世界观众看到来自东方的表演艺术经典。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阅读全文

责任编辑:陈莉(QC0002)

冯骥才:当代的“行动知识分子”

2019-05-20 11:45 人民日报

  日前,冰河·凌汛·激流·漩涡——冯骥才记述文化五十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举行。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冯骥才记述文化五十年’系列作品研究冯骥才的非虚构写作研究冯骥才与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知识分子精神史与时代转型研究等议题进行研讨。

非虚构写作的良好示范

冯骥才记述文化五十年为口述、自传等非虚构写作提供了良好的示范。评论家李炳银说,冯骥才能够把真实生活进行思想转化,反映深刻的社会问题、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又会把思想转化成诗,借助美好画面呈现出来。

作家邱华栋表示,冯骥才记述文化五十年集合了文学类、历史类、新闻类、传记类等诸多因素,展现了冯骥才见证思想、实践情怀、传承文明和开拓世界的特点。冯骥才的非虚构写作研究是巨大的宝藏和财富,需要文学创作者、研究者、翻译家继续寻找、研判、挖掘冯骥才开拓出来的丰沛的文学世界。

四驾马车齐驱并行

与会学者认为,冯骥才是当代的行动知识分子。冯骥才喜爱文学,却不局限于文学领域,将视野放在整个文化领域。绘画、文学、文化遗产保护、教育是冯骥才的四驾马车,50年来,冯骥才以一己之力拉着四驾马车奋力前行。

冯骥才这样的行动知识分子有着特定的内涵,评论家贺绍俊认为,首先是文化理想的实践性行动。当下,文化渐渐成为纸上的文化,往往停留于概念状态,没有能力进入现实实践。如何把文化返还现实,成为很多人思考的问题。冯骥才则身体力行,通过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等方式推动着文化在现实中落地生根。其次,行动知识分子需要有专业性行动,并为此进行充分准备。冯骥才曾在书画社工作,接受民间艺术熏陶。他有自己的话语权,但不滥用话语权,将专业性付于行动之中。贺绍俊说。

内在体量与精神情怀

与会学者指出,冯骥才是一位有大体量的作家,他的体量和实践为当下知识分子树立了良好榜样。冯骥才既展现了兼容并包的精神,又有执著的艺术观和自我追求。冯骥才始终和普通人站在一起,拥有深广的情怀。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知识分子的希望。贺绍俊说。

冯骥才记述文化五十年丛书包括《冰河:无路可逃》《凌汛:朝内大街166号》《激流中:我与新时期文学》《漩涡里:我的文化遗产保护史》4部作品,是冯骥才近年以个人口述史的方式,记录其亲历的1966年至2013年间文学、艺术、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我们经历过这样波澜壮阔的时代,几亿人在时代激流里翻滚着。我们不能拒绝把这个时代记录下来的使命。冯骥才说。

责任编辑:王漓鹂(QF0015)作者:郝泽华

那英回归《中国好声音》导师席

2019-05-21 07:41 北京日报

来源标题:那英回归《中国好声音》导师席

  自3月底公布王力宏全新加盟导师之后,新一季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节目的另外几位导师身份一直引人期待。日前,节目组公布了第二位导师人选,曾陪伴好声音六年之久的那英将再度强势回归,坐镇导师席。新一季《中国好声音》将于7月19日起,每周五晚21点登陆浙江卫视。

在过去几年好声音之旅里,那英导师带领的小二班成绩斐然,曾三次在巅峰之夜将冠军收入囊中。同时,那英率性可爱的真性情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拥有丰富专业演唱经验的她,凭借自己慧眼识珠的独到眼光和别出心裁的抢人手法,成功带出了三届极具辨识度和影响力的好声音冠军学员,从第一季众望所归的梁博,到第三季颜艺俱佳并在歌唱事业已有出色表现的张碧晨,再到第四季嗓音和风格独特的张磊,那英一直秉持找寻最具特色好声音的原则,为华语乐坛输送了一批实力不俗的歌坛唱将,也培养了周深、叶炫清、郭沁等多位有想法的人气新人。往季节目中,导师争夺学员一直是节目的一大看点,抢人频出妙招的那英将准备怎样的制胜法宝争抢心仪学员,成为本季一大悬念。

责任编辑:纪敬(QC0003)作者:徐颢哲

贾樟柯:文学季让村里的年轻人敢想了

2019-05-21 07:57 中国青年报

来源标题:贾樟柯:文学季让村里的年轻人敢想了

  我喜欢在小地方办活动。当然和大城市相比,小地方有它的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没有机场高铁站、酒店也不多、咖啡还不好……但小地方就像核裂变,它的信息是集中的,大家来这儿聚精会神关注这一点,会爆发出巨大的能量。贾樟柯说。

吕梁贾家庄就是这样一个小地方。

在过去的一周,贾樟柯和他的朋友们让一场盛大的文学派对从这里出发,辐射全国。乡村、电影导演、文学季,这三者听上去不是一条线上的东西,而专访贾樟柯还是在一家乡村里的艺术影院——种子影院。文学季期间,这里每晚都有电影放映,《过韶关》《半边天》《黄河传人》《红高粱》……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职业,我做电影,有人做医生,有人是工程师,有人做工人,有人是农民。但是,唯独文字和文学才是我们看家的本领:阅读使我们不至于愚笨,写作使我们不至于沉默。贾樟柯说。

种子影院的种子一词,取其破土萌发之意,期望影院能在村庄生根发芽,让电影文化在村庄枝繁叶茂。贾樟柯并不否认,自己发动朋友圈,为首届吕梁文学季获取资源,但他的目标是要去贾樟柯化,所以他特地邀请欧阳江河担任文学总监,以平台自身的运作机制让文学季可持续发展。

贾樟柯说,在乡村做文学季,不是因为乡村有什么优势,而主要出于两个原因。一方面,我们对乡村可能感到越来越陌生,然而我们很多人又是从乡村出发的,在这样一个交汇点上谈论乡村,其实也是在谈论城市,回望乡村,其实也是在谈论未来。

另一方面,北京可能每周都有几场这样的大家演讲,可别说在贾家庄、汾阳,就是在吕梁、山西,这些都是很少的。文化资源匮乏,但这儿生活着大量有这方面需求的年轻人。无论平遥国际电影节,还是吕梁文学季,我都希望让优质的文化资源流动起来,让文化的城乡差别不要拉得那么大。

贾家庄是贾樟柯的故乡,这当然是选址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吕梁也有文学传统。抗日战争时期,马烽、西戎创作的长篇小说《吕梁英雄传》,是一代人的英雄传奇;上世纪50年代,马烽到贾家庄体验生活,创作了经典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

但,那都是几十年前的事了。文学季再热闹,贾家庄依然有350多天没有文学季。或许,5月9日刚刚开幕的贾家庄作家村能把文学留下来。

贾樟柯介绍,作家村由6栋小楼构成,以纪念上世纪30年代在汾阳生活工作过的费正清、林徽因等6位中外历史人物。作家村接受长期报名,能同时容纳20多位作家在这里生活、创作,重拾贾家庄的文学传统,文学再度从乡村出发。贾樟柯说,贾樟柯艺术中心落成后,还会有视听图书馆,计划用10年时间将其建设成为能够支撑电影博士论文研究的图书馆。

文学季的嘉宾是外来的——大部分来自北京,很多观众也是外来的——大部分来自城市,似乎乡村只是提供了一个场地和名字。那么,文学季到底能给本地村民带来什么?

贾樟柯说:北京有那么多文学活动,能给胡同里的年轻人带来什么,说不清楚。但也有可能哪天,他就变成王朔了。人们不会去想超越自己生活经验的东西,只有当那个东西不断出现在自己的生活中,变成自己的经验,他才敢想。所以,我觉得文学季对当地最肯定的一个影响是,贾家庄的孩子敢想了,觉得文学这东西离自己不远。

文学季期间,西川到汾阳中学讲了《我们如何读唐诗》,叶兆言去了汾阳市府学街小学给孩子们讲《怎么写作文》,贾樟柯到吕梁学院演讲《穿越乡村的时间》。文学季的最后一天,汾阳中学的孩子们惊喜地发现,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来学校了!

一个文学季能给贾家庄、能给吕梁带来什么?目前还说不好,平遥的经验是,2017年首届平遥国际电影节举办后,仅53万常住人口的平遥县,2018年电影院票房收入比2017年增长550%,是全国增幅最大的城市。

筹备吕梁文学季时,贾樟柯担心,在小地方办文学活动,稀稀拉拉没人来可怎么办?后来发现自己多虑了,各项活动线小时出清,手慢无,这下,踏实了。

责任编辑:纪敬(QC0003)作者:蒋肖斌

程永新:作家的知音和提衣人

2019-05-22 07:54 人民日报海外版

  寻找中国故事

何平:最近你的《一个人的文学史》时隔11年后再版,你也知道我们的文学史很少谈编辑,谈到文学期刊也往往是某年某月发表了哪个作家的哪部作品,更不要说谈一部作品发表背后曲里拐弯的那些东西。而事实上,就像我几年前给《小说评论》写先锋小说三十年的专栏,很多重要和一手的信息都来源于你的《一个人的文学史》,你觉得当代文学史如果要谈编辑和刊物如何去谈?你也可以用你熟悉的《收获》做例子具体说。

程永新:编辑其实没什么好说的,苏童当过编辑,刘恒当过编辑,他们最终成为好作家是他们的造化,没成为好作家的编辑再怎么样都是自己的命数。我这么说,不代表编辑工作不重要,几十年当代文学的发展,离不开作家、批评与刊物,当然重要的还有读者。优秀的编辑往高里说,他们是作家的知音和提衣人,是文学家园的守夜者;往低里说,好编辑不仅仅会改错别字,它还需要一种禀赋和感受力,还要有一双火眼金睛,具备与作家沟通的能力,能把有潜力的文本变成一部优秀之作。木心说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都弥补不了,我非常赞同。

何平:《收获》即使不是一部当代文学史,半部还是称得上的。

程永新:《收获》曾经三起三落,它所经历的曲折坎坷与当代文学的命运是同步的。上世纪50年代末,大型文学刊物不多,所以《收获》发表了很重要的作品,像《茶馆》《大学春秋》《创业史》《上海的早晨》《大波》《欧阳海之歌》等等,这些作品在当时都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何平:1979年复刊到现在也是有很多变化吧?你一直在《收获》没挪窝,应该是最清楚的。

程永新:《收获》1979年复刊后,因为社会形态的变化、因为改革开放,文学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期。那时候似乎人人都在读文学作品,文学寄托了我们这个民族所有的诉求和愿景。随着社会的一点点进步,文学一次次突破禁区,西方需要几百年才能完成的变化,我们在几十年里都经历了。开放,让世界上的优秀文学典籍都涌现在我们面前,中国作家具有超强的学习能力,学习过后就面临了一个本土化的问题,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寻找中国故事。在我看来,所有的变化都是在学习中完成的,所有的变化都可以落实到本土化这个词上面。当然,本土化的过程还包括向传统学习,向民间学习。

为中国文学趟开新路

何平:还有,我认为不只是上世纪80年代的先锋文学,1979年1月《收获》复刊之后的三四年,《收获》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贡献同样重要,有着前行者趟开一条路的意义。你1982年到《收获》杂志的,遭遇到的正是那个一个传统现实主义文学变革的文学时代,记得你到《收获》到前后两年,《收获》发表了《大墙下的红玉兰》(从维熙)《人到中年》(谌容)《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张一弓)《人生》(路遥)《方舟》(张洁)《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张贤亮)等,某种意义上,《收获》的读者口碑和在当代文学史地位与这些作品有很大关系,你作为一个新入行的编辑感受到怎么的文学气息?或者说,一个文学的80年代是如何开启的?

程永新:我是在农场读到《大墙下的红玉兰》和《啊》的,那一期的《收获》被传阅得掉了封面;大学期间,《收获》在中文系的阅览室可是抢手货,需要早早去排队才能借到。晚上十点以后我们津津乐道的是《方舟》《人生》《在同一地平线》这样一些小说。三年级的时候去《收获》实习,来到巨鹿路675号,感觉走进了文学的殿堂。老编辑用毛笔在稿子上涂涂改改,用毛笔给作家写信,亲眼目睹老编辑与作家谈稿子的修改,这些场景如梦如幻,让人不敢相信那些校园里到处流传的小说就是这样被印成铅字的。《收获》与《上海文学》在一个楼面,李子云是《上海文学》的负责人,她是一口京腔、连抽烟都极其优雅的前辈,我与同学在走廊里看《收获》的来稿,李子云老师把我们叫去坐在理论组的房间,这样我们见到了吴强、茹志鹃、王安忆这些名字如雷贯耳的作家。理论组的一张沙发上,经常会坐一些被叫来修改稿子的人。一个头大大的、声音宏亮的人后来知道叫吴亮,一个斯文的戴着眼镜的人是王晓明,另一个倔头倔脑、不停为自己文章申辩的人叫程德培,而理论组来得最早跑去楼下泡水的就是蔡翔。主持谈稿的通常都是理论组组长周介人。那时《上海文学》的理论组可以说是文学思潮的策源地。我与我的大学同学浑然不觉,我们同时接受两个编辑部的熏陶,就是在这样一种人来人往的氛围中,一个文学的黄金时代开启了。

何平:文学界对你的印象,基本上把你看作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先锋文学的推手。你和先锋文学的关系,你可能讲得太多,有点厌烦了。我们换个方式问,三十多年后,你如何看待当时的先锋文学?

程永新:先锋文学是后来被命名的。回过头去看,虽说当时发表的作品其中有学习模仿的倾向,有的甚至比较幼稚,但无论如何,这是发生在文学内部的一场变革,说革命也未尝不可。这批年轻人后来都成为了中国当代文学的中坚力量。没有先锋文学,就不会催生上世纪90年代一批名作的诞生,就没有当代文学的成就。所以,1997年我编选《中国新潮小说选》,在后记中说,也许这些年轻人不一定都能成为大师,但未来的大师一定是沿着这条道路走向一个辉煌殿堂的。

有一种精神气质感召我们

何平:1979年《收获》复刊后,巴金的人格魅力和精神气质影响到《收获》的气质,不是每一个刊物都有巴金这样的灵魂人物,你觉得巴金之于《收获》最重要的意义在那里?

程永新:巴金老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中最具反省精神忏悔精神、最具人格力量的人,年轻时读《家》《春》《秋》,也就是觉得好看,后来读《随想录》,才渐渐体会到巴金老的深刻与博大。他都是用最简洁最直接的方式来讲出生活的道理,他的只言片语往往既有历史意义又有现实意义。比如说讲真话,比如说把心交给读者,都是大白话,可今天有用,未来也有用,今天我们就能做到真正讲真话了吗?巴金老留给后人的只言片语,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巴金老一直靠稿费和版税生活。他是《收获》的创办人,是《收获》的主编,可他从不拿杂志的钱。每每杂志碰到麻烦,他就为杂志遮风挡雨。在我看来,巴金老就是《收获》的灵魂,就是旗帜和压舱石。他就像一棵参天大树,庇护《收获》,也庇护文学与作家们。他的精神气质和人格力量一直感召我们,我说过,谁当主编都改变不了,也不应该改变。

何平:2018年《收获》文学排行榜发布的座谈会上,我发言的时候说,新时期以来的《收获》对中国当代文学的遗产,也是《收获》自己重要的精神资源,是突破禁区、开放的文学趣味和审美极端主义(余华)的宽容以及对文学新人的声援和庇护,你觉得是这样的吗?

程永新:是这样的。《收获》之所以在几十年的文学浪潮中始终在场,始终在风口浪尖,就是因为一直拥有大海一样的胸怀,文学的精神内核之一就是包容,只有包容,文学才能前行,才会不断涌现新人。90年代的一批重要作家像毕飞宇、李洱、东西、韩东、叶弥、金仁顺、魏微等都在《收获》发表了重要作品,笛安的处女作《姐姐的丛林》我们发了中篇头条,那时候她在法国留学,我根本不知道她是李锐和蒋韵的女儿,李锐叫编辑不要跟我说。世纪初我们还推出了棉棉的作品,因为描写的是残酷青春,当时遭受一定的压力。巴金老说办刊物就是出人出作品,我们一直没有忘记。

何平:这一二十年,文学边界被不断拓展,文学和媒介的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收获》在安妮宝贝刚刚出道的时候就发过她的小说。比如《收获》去年青年作家专辑的班宇、大头马等都有网络写作的前史,郭爽也是从媒体出来的。以你的阅读感受和判断,青年写作者潜藏着和前几代作家不同新的文学气质吗?你做主编的这些年,《收获》编辑思路和办刊策略作了怎样的调整?我印象中《收获》不仅仅和出版机构的合作加强,而且在网络新媒体的扩张也在尝试做一些事,《收获》的公众号在文学公号里也是一流的。

程永新:这些年文学的边界确实一直在拓展,进入新世纪,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和科技的进步,类型文学发展迅猛,文学杂志的生存环境也发生很大的变化。我们所做的调整无非就是顺势而为,所有的手段其实还是万变不离其宗,推出的作品好,才会有好的口碑,才会立于不败之地。

当下的年轻写作者知识积累丰富,知识结构与前代作家迥异,他们思路活跃,少有禁忌,个性鲜明,但文学最终要比拼的还是对人性的洞察力,对时代和生活的把握,在对人性的发掘和思想的深刻性方面,年轻作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历练,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责任编辑:王漓鹂(QF0015)

冯双白:艺术容不得半点虚假

2019-05-22 08:09 光明日报

  从舞蹈表演者,转向舞蹈理论研究者,又从研究者转向创作者。芭蕾舞、古典舞、现代舞、民间舞、民族舞……他尝试通过身体语言来讲故事。回想自己二十多年的创作之路,他说,没有生活是不行的。

5月22日,北京天桥艺术中心,舞剧《刘三姐》成功首演。该剧编剧、65岁的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没能在现场感受观众的热情。刚做完声带手术的他躺在医院病床上,床头放着朱自清文集,已被翻过多次。冯双白准备创作一部关于朱自清的舞剧,正处于一种酝酿期特有的痛苦状态中,努力寻找着一种适合朱自清的舞台形式。

对于许多文艺创作者而言,每一个创作的前夕,仿佛能量在极度收缩,汇成一个高密度的点,然后是膨胀和释放。当最后一个字落笔,这种能量一泻千里,然后是放空,等待再一次收缩。冯双白或许就如此。在《刘三姐》上演的前几天,当记者和他谈及该剧时,他已记不清这是自己创作的第几部舞蹈作品了。至少二三十部了吧。他说。

冯双白喜欢创作。20世纪90年代初,他开始创作自己的第一部舞蹈作品——一部关于渔民生活的舞蹈诗。渔民在广西被称为咕哩,方言里臭苦力的意思。冯双白反其意而用之,要在舞台上告诉大家咕哩美。不过,他在广西北海待了一个月,毫无头绪。

一天夜里,台风大作。冯双白和总导演邓锐斌来到海边,漆黑一片,不见五指,暴雨和狂风打在身上,巨浪带着咆哮。两人恐惧不已,赶紧往回走。一转身,看见远处岸边,漆黑中亮着一盏灯。冯双白脱口而出:有了。

于是,灯成了大型舞蹈诗《咕哩美》的第一个意象和线索。灯,是渔夫和渔娘家里的灯,是渔夫出海时渔娘交到他手中的灯,是暴风雨中挂在桅杆上象征光明的灯,是穿过暴风雨回到家的指路明灯。灯亮了,这部舞蹈诗剩下的部分也就清晰了。第二部分主题是网,以渔网为连接,勾连起海边生活的方方面面;最后一部分是帆,以挂帆、扬帆、万帆齐发等,观照时代。

1997年,《咕哩美》首演,一直演到今天,依然很受欢迎。暴风雨中的那盏灯,为《咕哩美》的创作指明了方向,也为冯双白后来的艺术之路指明了方向。这个方向就是,深入生活,做到心入情入。我的灵感完全从生活中来。他说。

冯双白一发而不可收,创作不止。或在笔尖,或在脚下。有时候烦躁不安,有时候恍然大悟。

在创作舞剧《风中少林》前,冯双白对武术的想象是打打杀杀。20多次上少林寺、与僧人一起生活后,才发现自己全错了。对于那些少林武僧来说,禅是对生命境界的体悟,武也是对生命意义的一种修炼。于是,整个舞剧的走向都变了,深入挖掘少林文化的深厚传统,表现禅、武、医三位一体的融合,从出尘忘世里寻找积极入世的少林文化精神,以前的设想就是打,现在是对少林文化本质的探索,是中华民族独特生命观的体现。

50多年前,正在北京景山学校上小学三年级的冯双白,不会想到他未来的舞蹈世界是这样。那时,一位老师偶然看到冯双白耍大刀,问他想不想到少年宫学舞蹈?学舞蹈做什么?你要是学舞蹈,可以天天玩大刀。冯双白就这样拐进了舞蹈世界。

1974年,冯双白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文学和文艺理论,这是他另一个向往的世界。1982年,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招收首届舞蹈史论硕士,冯双白追随到此。这个曾经为了一套雨果的《悲惨世界》而夜行40里地的青年,找到了文学和舞蹈的连接点。

艺术理论的学习和多年的演出实践,合二为一,冯双白从一个舞蹈表演者,转向舞蹈理论研究者,又从研究者转向创作者。这时,他更深刻地体会到身体语言。与文字语言不一样,身体语言可以把内心与形式完美地统一在一起。身体语言看上去很难直接翻译出来,但很容易给人带来感染。这正是让冯双白着迷的地方。

所以,当舞蹈与文学相遇,冯双白做起了舞蹈编剧。芭蕾舞、古典舞、现代舞、民间舞、民族舞……每一个舞种的身体语言都有独特的规律。我们根据规律,尝试通过身体语言来讲述人类文明的故事和情感世界。他说。

近年来,舞蹈创作的繁荣推动了舞蹈语言的探索和突破。但冯双白注意到,当下现实题材创作不足,很多舞蹈作品的艺术形象千人一面,一味追求视觉上的美和漂亮。有的作品制作很豪华,但没有情感支撑点,情不够,舞来凑。靠堆砌人,堆五六层,甚至十几层高,相机都拍不了,要动用无人机在空中才能拍到。

冯双白将之归因于急功近利和浮躁心态。现在电脑上随便一搜,什么资料都有,但资料里的东西毕竟跟实际体验不一样。实际上,冯双白本人的创作经历很好地诠释了生活之于艺术的意义,但他坚持还要用一段他人的经历来进一步提醒舞蹈界的创作者们:

有一次他们经过藏区,遇到一位背着青稞的藏族妇女。原来其时正是望果节,当地女人都把经书背在身上,还用青稞来装饰。一位同伴在那瞬间闻到了青稞特有的味道,并触碰了青稞的芒刺。这味觉与触觉带来的冲击,久久不去,激发她创作了一个关于青稞的优秀舞蹈作品。如果你在电脑里找青稞,完全不会有这样的感受。冯双白说。

或许是自己都被这个故事打动了,或许是再次回想起了自己过去二十多年的创作之路,冯双白颇为感慨:还是要老老实实创作,乖乖地深入生活,到生活的底层去,容不得半点虚假。

没有生活是不行的。冯双白忠告。

责任编辑:王漓鹂(QF0015)作者:陈海波

《顾曲集:京剧名伶艺术谭》有“味儿” 挂“味儿”

2019-06-05 09:10 光明日报

  京剧流派纷呈,主要的区别在唱,包括唱腔和唱法,而其中更重要的是唱法。京剧的唱形成了一个玄而又玄的概念:叫作‘味儿’,有‘味儿’,没‘味儿’;挂‘味儿’,不挂‘味儿’。(汪曾祺语)说穿了,京剧就是听味儿,辨味儿,玩味儿。非涵泳其中的顾曲家和票友儿,这个味儿是找不到的。孔在齐先生就是这样一位难得的能顾曲辨味、金针度人的顾曲大家。

孔在齐为香港《信报财经新闻》荣休总编辑沈鉴治博士的笔名。孔先生幼年正逢京剧的黄金时代,那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彼时名角如林,京剧为全国各地最为深入民间的文娱活动。孔先生常随父亲出入戏院,对之有着浓厚的兴趣,并毕生乐此不疲。因而他撰著的《顾曲集:京剧名伶艺术谭》(以下简称《顾曲集》),有着非常内行和特别的见地。

孔在齐一生沉浸京剧,味蕾十分敏锐。如梅兰芳的嗓音特别好听,固然由于他从小注重喊嗓,声音发自丹田。与此同时,以声乐的词语来说是他的发音方法和共鸣位置都恰到好处,使他的声音在男人刚性的特质后面兼有女性温柔和妩媚的魅力。因而梅氏唱腔,男性学生能够学到的不少,如梅葆玖。而女学生则罕有所闻了,学得最好的仅有言慧珠。这是很有见地的高论。又如余叔岩讲究音韵,但演唱时却有时配合剧情,以字要腔,并不是每个字都唱得绝对正确,字不正腔却极圆,一般人难以企及。再如1932年嗓子沙哑、中气不足时为长城唱片公司录音的《乌龙院》,念白莫不是妈儿娘……的妈字后竟发二娘的音,而不是儿娘。如果一般人学着余氏这样唱,不被喝倒彩才怪。此番知人知剧、鞭辟入里之论,非孔先生这样的顾曲家所能道出。于表演艺术而言,笼统地概括一番,都是很容易的。若从内部、细部诠释,那就得拿出真功夫。细微处见真章,舞台上见功夫。《顾曲集》即是这样一部见真章、见功夫、见眼光的京剧名伶艺术谭。

《顾曲集》的卓著之处还在于作者独到的艺术见地。比如须生行当,目前唱须生的大多是杨派,连票友也唯杨派是尚。这是为何?孔先生阐明了缘由,这是因为杨宝森发声方法的优长——不像余叔岩那样多用‘立音’(我的理解是共鸣部位较高,唱起来很吃力),而是把发音位置推前,利用口腔和胸腔共鸣,所以不但声音可以送得较远,音量也变得较大而宽,而且即使嗓音不那么好的时候还是韵味醇厚,令人陶醉。他的这个发音方法不但对专业演员十分有用,非专业的票友更是受益匪浅,因为票友们一般调门都比较低而高音差,学余叔岩事倍功半,学杨宝森不但可以藏拙,甚至还可以像模像样,难怪即使杨宝森已经过世了半个来世纪,杨派不但风行不衰,而且几乎成为须生的主流了!此番见地,真可谓拨云雾而见晴天!一副好嗓子是演员安身立命的根本,遗憾的是,现在的演员大多依靠扩音器,练嗓子不够。孔先生指出:现在的演员绝大部分无论是清唱还是登台演戏,都要依靠扩音器,使观众难以衡量他们在发声方面是否有真功夫。的确如此,不仅京剧,其他地方剧种亦是如此。演员们依靠扩音器,刻苦练嗓子的动力减弱,影响了演唱的艺术水平。同时,声音也往往失真,艺术造诣也难以得到公正的评价。在没有扩音器的时代,演员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嗓子,使声音传及剧场的最远处。今天的演员欲在艺术上有真造诣,扩音器可以用,但不能只靠扩音器,金嗓子还是要练就。如今固然缺乏以往的京剧氛围,但演员还是要潜心练艺。当然,这和京剧遭遇的处境也密切相关,京剧演员不能像过去那样通过名家的言传身教数十年如一日被培养出来,不把精力和财力放在培养演员、剧本和观众上,而是把经费花在不合京剧特色的布景和灯光上,又请根本不需要的作曲家来作曲和指挥,由外行导演来‘指导’资深演员,等等,它们表面上在扶助京剧,其实在帮倒忙!真是懂行人的热切痛心之语。这种情况已发生在昆曲等剧种上,难道京剧也要步其后尘?

《顾曲集》感人之处,还在于孔先生对京剧前途的忧心忡忡。正如他所言,京剧和其他经历过断层的事物一样,在差一点覆没之余重新提倡,没了先前的社会氛围和艺术环境,基础被大为破坏,观众的能力变得参差不齐。孔先生寄京剧振兴的希望于演员的培养与观众的教育上。我们知道,京剧的不景气、不上座、观众少、断代现象严重,不仅因为京剧曾经的断层、年轻一辈对京剧形式的不熟悉,生活节奏的加快、多元化娱乐的冲击,以及孔先生所谓的演员不到位,观众不在行等外在原因,内在的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京剧现代思想观念的匮乏。早在30多年前,汪曾祺就指出,包括京剧在内的相当多的中国戏曲剧目的一个致命弱点是缺乏思想——能够追上现代思潮的新的思想。由于思想观念的脱节,无法植入现代生活中来。因而更多的不是曲高和寡,而是曲旧和寡。京剧艺术要发展,守旧与创新的关系要处理好,即梅兰芳先生当年提出的京剧改革应移步而不换形。所谓守旧,即不换形,要继承前辈表演艺术的营养,尤其是京剧鼎盛期大批京剧表演大师的艺术精华,这一批大师们得缘于天时地利与人和,达到了京剧艺术的巅峰,后来者几乎是不可能超越了;所谓创新,即移步,就是与时代接轨,旧瓶装新酒,旧形式装进新内容,尤其是现代的生活思想与生活理念,从而与现代社会、现代生活和现代人类发生关系。唯其如此,京剧才有可能新竹高于旧竹枝。

(作者:王鹏程,系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王漓鹂(QF0015)

如何不带偏见地阅读一本简史

2019-06-05 09:21 文汇报

  在豆瓣网上,如果搜索名称里面有简史两字的图书,你会获得超过100页的结果!是的,超过1500本各种各样的《简史》。

毋庸置疑,很多《简史》都是市场营销的手段。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于2011年出版并在国际上成为现象级读物(Goodreads上的评分人数近24万),之后中信出版社在2014年引进该书,很快成为了国内的爆款图书(豆瓣评分人数约8万人次)。在此之后,不仅赫拉利与简史无关的《21世纪的21个教训》被翻译成《今日简史》,就连很多原版书名中没有简史二字的,也被改名成某某简史重新包装引进出版。

那么赫拉利《人类简史》是怎样形成爆款的呢?

虚拟的共同体是赫拉利在书中提到的一个主要观念,他认为智人(HomoSapiens)在语言方面特别发达,因此可以通过共同的图腾、神祗、原始宗教等概念形成超过血缘亲族的部落联盟,继而通过大规模的合作,在对抗自然的威胁,以及与其他人属的冲突中,得到碾压式的优势。因此,尽管智人的体力和脑容量(约1500毫升)都不如某些其他人属(比如尼安德特人的脑容量为1700毫升),但是最后的结果却是智人在进化中灭绝了所有其他的人属,以及大部分大型哺乳动物。同样的,在文明出现之后,能够在新的虚拟的共同体中占优的社会群体,往往在对抗中也处于优势。

由此可见,《人类简史》所鼓吹的虚拟的共同体,恰好就是国内创业者所追捧的讲故事的能力,因此迅速在互联网创业圈中走红也就不足为奇了。另外,这本书的特点就是用一个简单的理论介绍数百万年的人类历史,而推出时机恰逢知识付费在中国的迅速崛起,以罗振宇为代表的把知识快餐化并且转售给快餐化读者的知识二道贩子们与之一拍即合,极力追捧。这也就难怪罗胖曾坦言,《人类简史》是他当年读到的角度最独特的历史著作。

有意思的是,霍金的《时间简史》在国外的受欢迎程度超过《人类简史》(Goodreads评分人数超过后者),但在国内的读者群却远远小于后者(豆瓣评分人次仅有3万)。

当然,这并不是说《人类简史》就不是一部严肃讨论人类历史的著作。作者赫拉利是牛津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历史系教授,也是全球瞩目的新锐历史学家。他在书中大量引用了人类学的例子来支持其观点,因此也导致某些人类学者对其中的某些不准确之处大加抨击,并以此为根据贬低整部书的历史学价值,比如人类学者克里斯多夫·罗伯特·霍尔皮克就将《人类简史》斥之为一部轻浮的伪史。

历史研究的方法多种多样,有所谓的以客观史实为基础的实证主义,结合经济分析的历史唯物主义,从文化形态切入的文明史观,还有强调思想观念的历史唯心主义。选择了研究历史的方法论,也就是选择了自己的历史哲学观。而赫拉利,作为一名在牛津受教育的以色列人,无疑是较少受到传统西方基督教文明中心的历史观的影响。而他的理论,也并非石破天惊,其实可以认为是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在历史领域的一次进击,但离占领并且主导这一领域还为时尚早。

赫拉利剑走偏锋,试图从某个侧面诠释人类历史的庞大野心,可以认为类似这些年来比较热门的以黄仁宇为代表的大历史观学者。《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本书融会了他数十年人生经历与治学体会,首次以大历史观分析明代社会之症结,观察现代中国之来路,带有强烈的基于经济分析的唯物历史学观色彩。从这个意义上,简史不等于短史。短史显然没有试图从新的视角来重新诠释宏大的历史,而是试图以简洁的笔触描述某个特别的话题,这个话题可能是历史,也可能与通常意义上的历史没有那么深的联系。这类短史可以被认为是入门的科普即读物,但是由于简短,简洁也可以简化为简,所以这类短史也往往被翻译为《简史》,比如最近在书店常见的《你最喜欢的极简英国史》(可以把英国改为德国,法国,欧洲等等),就属于短史范畴。

当然,还有一类《简史》,完全与简和史毫无关系,可称为碰瓷《简史》,读者需要多加小心,比如《众神之车》现在也变成了《外星人简史》。当然,这种伎俩在初次使用的时候可能有点作用,但是如果所有主题皆可为简史,那么是否命名为《简史》也就没有任何热点价值了。就如同经济学上的一个笑话:在一条长街之上,本来左右两端各有一个冰激凌小贩,起初每人都可以获得离自己最近的消费者。但是当一个小贩发现自己可以往路中间多移动一米,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那么最后的结果肯定是两人都移动到了路中间,而且每人都不会比原来多赚一分钱。

20世纪最伟大的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花费40年时间,从1921年到1961年写出了《历史研究》12卷,给他带来了国际级声誉,并使其名列20世纪最伟大的智者之一。汤因比的历史学观,可以称为文明史观。他认为文明是一个可以明确入手的历史单位,把文明扩展到超过文化的范围,进而包括政治和经济,但是文化的标记作用更加明显,因为政治和经济变化不定,而文化相对稳定。他定义了26个文明样本,并且认为文明的发展遵循一致的历史规律,经过起源、成长、衰落、解体四个阶段,其阶段衔接由五种类型的挑战形式相连接。如果文明应战成功则生,应战失败则死,或僵化不前。这种解释突破了当时的西方中心文明历史观,并且被媒体高度评价,大家纷纷赞誉汤因比是未来的先知。这和赫拉利在《人类简史》出版之后迅速推出《未来简史》,试图预测人类文明的未来,何其相似。

由于《历史研究》的篇幅过长,不易推广,汤因比委托其好友萨默维尔将其缩写为插图本上下两卷。他不无幽默地说,作者本人通常并非判断自己的著作哪里该删的合适人选,我想所有的文字人看到这里都会会心一笑。汤因比并没有把这两册插图本命名为《历史研究简史》,而是《历史研究缩写本》。显然,他所希望的,《缩写本》的理想读者,应该是领略了他的新颖历史观诠释的宏伟历史图景之后,会油然产生兴趣,并且更进一步阅读这一部巨著。

对于严肃的阅读者来说,简史绝不是一次浅尝辄止的快餐,而是一段漫长阅读旅程开始前的短暂散步。

责任编辑:王漓鹂(QF0015)作者:陈剑

走出妈阁这座城才是赢家

2019-06-06 08:32 人民日报海外版

严歌苓的长篇小说《妈阁是座城》以妈阁为讲述背景,以赌为线索,以一个女叠码仔和三个豪赌徒为叙事载体。这是一个关于情与恨、赌与输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人性与赌性的故事,更是透晰妈阁城原罪的故事。这些故事都讲着一个结局:城外的人可以轻松进来,但城里的人往往难逃出去。

神秘的妈阁城被判定以多重用途:用以解忧、用以解压、用以发财、用以猎奇。对梅晓鸥而言,妈阁城是用以报复的,而报复的方式就是以赌惩赌。晓鸥与妈阁城的缘分除了报复的动因,传承的基因也不容小觑。早在五代以前,祖爷爷梅大榕即以几十年赌涯尝尽三更做乞丐、五更做老财,横渡太平洋的航程几千海里……经历了几十种人生与几十种家境的刺激,并输光衣物后纵身投海。这种基因在梅晓鸥的体内一直藏匿着,直到被嗜赌成性的恋人卢晋桐一次次辜负,直至他第二次将手指断然切下的一瞬,梅晓鸥的赌性与仇恨被彻底激活了。

如果赌博只是一个数字,梅晓鸥似乎已经成功了。她将史奇澜、段凯文等卢晋桐们带进赌场,看着他们昼夜厮杀,用他们的弹尽粮绝实现了自己的宝马、别墅、职场地位与报复的快感。因为报复,梅晓鸥损失了光阴,损失了亲情,损失了自信,最致命的是损失了底气,因为她的报复中闯入了爱,爱让她对报复有了忌惮和胆怯。

妈阁这座城非人类与社会的必然需要,更非进阶产物,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场赌博。赌有人贪婪、有人侥幸、有人好奇、有人失控,有这些人,这座城就有了生命。

有关梅晓鸥们的故事似乎讲完了,更多和他们一样的故事还在这座城里不眠不休地重复着、演进着。

《妈阁是座城》在严歌苓的作品中,是一个另类。故事很好看,人物也有独到性,但究竟想表达什么,想写什么样的人生,作者自己可能也是模糊的。这本小说出版后,同名电影也投拍,即将上映。

责任编辑:张静(QC0008)作者:李 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