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银河系黑洞周围存在较冷气体盘

2019-06-13 08:49 科技日报

  黑洞周围的气体是冷的还是热的?

在我们的印象中,离黑洞的事件视界越近,气体的温度应该更高。但位于智利沙漠的阿塔卡马大型毫米波阵望远镜(ALMA)看到银河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周围出现了较冷气体,该研究结果日前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发现温度较低的气流

不久前,天文学家公布了首张黑洞照片。为得到这张黑洞照片,天文学家动用了遍布全球的8个毫米/亚毫米波射电望远镜,组成了一个口径一万多公里的事件视界望远镜(EHT),对星系M87中心的黑洞和银河系中心的黑洞人马座A*进行了连续观测和数据分析。但由于银河系中心黑洞的数据比较难处理,所以当时只公布了星系M87中心的黑洞照片。

而这一次,ALMA看到了银河系中心的黑洞气体。银河系中心离地球大约2.6万光年,这里充满了星星、星际尘埃云,以及非常热和相对较冷的气体。科学家们认为,这些气体在黑洞周围的轨道上运行,而且这些气体距离黑洞的事件视界大约为十分之一光年。

然而,目前天文学家只能对其中较热的、稀薄的气体流进行成像,这些气体大致呈球形分布而且没有明显的旋转。其温度估计为1000万摄氏度,约为太阳核心温度的三分之二。在这个温度下,气体在X射线波段发出光芒,可以通过太空X射线望远镜进行研究。

除了炽热的发光气体之外,天文学家们使用毫米波望远镜在距离黑洞几光年内的范围发现了大量相对较冷的氢气(约1万摄氏度)。

之前我们认为,黑洞周围的气体温度比较高。为什么存在比较冷的气体,还有待分析。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苟利军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还不知道这些较冷的气体如何促使沉积物落入黑洞。

有助于探寻吸积模式的奥秘

与事件视界望远镜的观测相比,ALMA这次看到的吸积盘尺度更大,而与之前X-射线观测相比,则尺度又小一些,距离黑洞中心更近,这有助于观测分析物质如何落入黑洞之中。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陈学雷说。

苟利军表示,以前也能观测到黑洞的气体辐射,但没有观测到围绕黑洞旋转的气体流。

观测到的模糊圆盘为天文学家研究吸积盘提供了新视角。这次发现有助于我们了解银河系中心黑洞物质的分布情况。而且,黑洞有不同的吸积模式,但哪种吸积模式在银河系中心的黑洞中发生作用,我们并不清楚,而这些观测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陈学雷说。

随着黑洞照片公布而名声大噪的EHT,等效孔径有一万多公里,这次研究只启用了毫米波段的ALMA,所以看到的吸积盘尺度要大一点。望远镜口径越大,分辨率越高,但只能看到尺度比较小的区域。苟利军说。

具有观测银心的先天优势

ALMA的灵敏对于发现较冷吸积盘功不可没。ALMA位于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中,那里海拔达5000米,终年干旱。银河系的中心对着南半球,这意味着南半球的ALMA具有持续观测‘银心’的先天优势。如果没有ALMA加盟,EHT的观测灵敏度将大大降低。陈学雷说。

银河系中心黑洞周围的辐射强度足以电离氢,导致被电离的氢和电子不断重新结合成氢原子,这种重组产生了一种独特的毫米波信号,这种信号能以极少的损耗到达地球。苟利军说:ALMA凭借其卓越的灵敏度,能够检测到这种微弱的无线电信号。这些观测结果使天文学家能够绘制位置图并追踪这种气体的运动。

研究人员通过映射由于多普勒效应引起的电磁波波长变化,可以清楚看到气体围绕黑洞旋转。陈学雷表示,这些信息将为黑洞吞噬物质的方式以及黑洞与周围物质的相互作用提供新线索。

责任编辑:陶国琪(QT0003)

除了在太空看星星 去国际空间站还能干点啥

2019-06-13 08:50 科技日报

  日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商业航天上再次出招,根据其最新公布的国际空间站商业政策文件,将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放产品制造、生产和广告等其他商业应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最早从2020年开始,将开启私人以游客身份付费到空间站的太空旅游。

未来,要想登上国际空间站是否有钱就可以?除了当旅馆,国际空间站还能做哪些买卖?NASA为何要在国际空间站念起生意经?其未来前景又如何?科技日报记者带着这些疑问采访了航天领域的有关专家。

普通人游太空完全有可能

NASA宣称,游客到国际空间站不仅要支付5800万美元的运输费,还要承担每天3.5万美元的生活费,或者每月100万美元的包月费。在大多数人印象里,要想进入太空,首先要有万里挑一的身体素质,才能适应火箭发射过程和太空失重环境。既要健康似超人,又要身价如富豪,太空旅游的客户是否有点少?

事实上,只要经过科学训练,普通人完全有可能进入太空。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表示,2001到2009年间,俄罗斯曾使用联盟号飞船开展过太空旅游服务,先后将7名太空游客送到国际空间站。这些人有男有女,年龄最大的60岁,都是身体健康的普通人。

庞之浩谈到,航天员可以分为四类。一是作为驾驶员的飞行专家,主要从战斗机飞行员中选拔;二是从事机械臂操作、出舱活动等工作的任务专家,主要从航天工程师中选拔;三是在载人航天器上进行复杂的科学实验的载荷专家;四是我们常说的太空游客。前两类是职业航天员,对身体素质要求高,凡是得过哮喘、耳鸣、贫血、骨折、开胸、痛风、皮炎等疾病的均不合格,因为人在太空时,多种环境和工作因素有可能导致旧病复发或诱发新的疾病,他们的训练时间要达到3到5年。后两类是非职业航天员,载荷专家一般要训练两年半,身体较好的太空游客仅需训练半年。

所有要上太空的人都必须经过训练,否则在太空失重环境中无法生活自理。太空游客要通过训练掌握在太空中吃、喝、拉、撒、睡等生活技能并克服对失重环境的心理恐惧感。庞之浩介绍,当然,训练也会对太空游客的身体素质进行筛选,只是标准相对较低,例如职业航天员要能够承担八九个重力加速度的过载,而太空游客可能四五个就行。此外,太空游客也不能有较大外伤及后遗症,患潜在慢性病、精神神经类疾病更不行。2006年,日本的榎本大辅就因肾结石未能上天,将机会让给了全球首位太空女游客安萨里。

但是,太空游客的低标准确实也会带来一些危险。庞之浩指出,2008年4月,韩国女航天员李素妍在返航过程中遭遇飞船故障,以弹道式轨迹着陆,过载达到10个重力加速度。未经过高标准训练的太空游客一旦遭遇这种场景后果难以预料。

依托空间站开发多种商业项目

空间站上可能开展的商业应用,远远不止接待太空游客那么简单。首先,在依托空间站进行各种科学实验是人们最容易想到的商业应用之一。2018和2019年,我国已两次向全球征集空间站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项目。

庞之浩告诉记者,在国际空间站中可以开展医学、生物、材料、物理、太空技术等多个领域的科学实验。比如可以利用空间站中的微重力环境实施特殊的材料实验,也可通过观察蜘蛛在空间站的吐丝情况研究微重力对生物的影响。另外,国际空间站曾开展星期六工程师项目,即航天员利用业余时间做一些科普性质的实验。

记者了解到,NASA已经通过国际空间站国家实验室计划承接了50多家公司的商业科学研究项目,并且正与11家企业合作在国际空间站安装14个商业科研设备,以辅助NASA和国际空间站国家实验室的研究工作。

事实上,国际空间站早就开始尝试更进一步的商业应用。北京千域空天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蓝天翼谈到,NASA一直在和Nanoracks公司合作,由Nanoracks负责研发并运营空间站上的微小卫星发射装置,客户只需按照5万美元1公斤的价格付款,就可以搭载货运飞船将卫星送入空间站,再由空间站发射进入太空。加拿大UrtheCast公司则通过与俄罗斯航天局合作,在国际空间站俄罗斯舱段安装了两部对地观测装置。

Nanoracks甚至‘牵线’将路易威登(LV)旗下阿德贝哥(Ardbeg)公司生产的威士忌送入空间站,为其做了一次航天广告。蓝天翼补充到,此次NASA进一步放开了在空间站制造、生产的限制,类似Made In Space公司提出的在轨3D打印、组装卫星等商业模式都将进一步发展。

2018年,中科院太空应用重点实验室张伟等撰文将国际空间站的商业项目归纳为吸引商业公司合作开展医学、生物、材料等领域的研究、吸引商业公司为空间站开发硬件设施、将空间站作为星载设备的试验田、以空间站为旅馆开发太空旅游以及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建设商业空间站等五个大类。

为深空载人探测做准备

国际空间站的运营费用很高,美国要负担70%左右,NASA一年需要在此支出三四十亿美元。现在,NASA又要建立月球空间站,又要载人去火星,经费不能被国际空间站占用。庞之浩说,此次NASA进一步推进国际空间站的商业化,目的就是通过商业化运营减少其每年在该项目上的资金支出,将更多的财力用在深空载人探测上。美国政府计划到2025年将国际空间站全部交给商业运营。

将更多的资金用于更远的地方是奥巴马和特朗普两届政府的共同目标。蓝天翼表示,近年来,NASA一直在从使用商业火箭和飞船、降低运输成本,以及开发商业应用、降低运营成本这两个方面减少对空间站的资金投入。

蓝天翼称,实际上,政策中写的很多工作,NASA已经在做,文件起到的是将其公开化的作用,以后可以明码标价地开展。

NASA的目标是推广整个近地轨道的商业应用,而不仅限于一个空间站。蓝天翼谈到,2018年,NASA要求波音、蓝色起源等13家公司提出国际空间站及近地轨道的商业化运营设想,今年5月,有11家公司提交了方案。此次NASA公布的国际空间站商业政策和这些公司提出的设想和建议密切相关。

那么,国际空间站商业化的前景如何呢?

在空间站上开展商业应用的前景是比较光明的。庞之浩谈到,对于很多国家来说,建设一个空间站超出其能力范围,但却有意愿投入资金利用空间站开展太空实验。日本就曾计划将其空间站舱段的一部分租给韩国使用。另外,美国的比格罗公司和俄罗斯轨道科技公司也都在开展太空旅馆的研制,太空旅游也有一定的市场。

但是,空间站的商业应用能否真正达到省钱的目的仍需验证。蓝天翼说,就太空游客而言,NASA报价中绝大部分都是给火箭发射方的运费,线万美元,就算空间站一直住满游客,每年的收入相比其运营费用也是杯水车薪。

近年来,LV、香奈儿等品牌都推出了太空主题产品。蓝天翼指出,这主要源于太空的新潮和吸引力。这些奢饰品公司每年都投入巨额广告费,所以空间站未来的广告收入或许不菲。

空间站里能做这些科学实验

在NASA正在规划的国际空间站商业应用中,商业太空实验是和接收太空游客并重的盈利模式。

那么,国际空间站中,到底都能做哪些太空实验呢?

国际空间站中主要开展医学与生物学、生物工程、空间技术、材料科学、教育活动、地球物理学及对地观测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一方面,失重环境使航天员的生活十分奇妙;另一方面,科学家也可利用失重对物理、化学、材料、生物、医学等领域的独特影响,开展太空实验。

医学与生物学研究是太空实验的重点,也是国际空间站寻找合作伙伴的首选项目。庞之浩谈到,其主要内容包括研究人与其他生物对空间环境的适应性及应对措施;大量采集人体在空间环境下的生理新数据,以改进航天员克服长期航天不利影响的防护措施,提高医学监督与医学保障系统支持载人航天的能力。

庞之浩进一步介绍,国际空间站已在这一领域开展了豌豆种植、养蚯蚓、生物医学、生物技术等多项太空实验。在俄罗斯实验舱和美国实验舱的科研项目中,医学与生物研究分别占43%和32%。

生物工程是该空间站实验的另一重点领域。庞之浩称,例如研究、制备在医学、生物学和药物学方面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生物材料,如微生物、细菌、植物细胞和动物胚胎中的蛋白质晶体。

空间技术试验则主要研究新结构、新材料、新设备,以及微重力保持、声学效应、辐射防护、微流星与空间碎片防护等新技术,为下一步载人月球探测和火星探测开展某些需要有人参与的技术试验和演示验证。

材料科学方面的实验主要研究微重力条件下的流体行为、材料性质及材料加工工艺等。庞之浩表示,其中最常见的研究是测试航天器材料如何经受恶劣的太空环境。国际空间站材料实验成果已经应用于开发未来商业空间站货运飞船所用的太阳能电池上。

太空实验有非常光明的应用前景。庞之浩介绍,例如国际空间站微重力环境中可以使混合物更为均匀,由此能制成地球上不能得到的特种合金。同样,也能制造新的泡沫金属,其基本原理是在液态金属中通以气体,失重环境可使气泡不上浮,也不下沉,均匀地分布在液态金属中,凝固后就成为泡沫金属,这样可以制成轻得像软木塞似的泡沫钢,用它做机翼又轻又结实。

庞之浩还说,国际空间站的失重环境可使熔化了的金属液滴形状呈绝对球形,冷却后可以成为理想的滚珠,耐磨损性更好,这在受重力的影响地面上很难造出。在太空生产的半导体和蛋白质晶体都比在地面生长的更没有缺陷、个体更大、纯度更高、更加均匀,有望为电子和生物技术等带来重大突破。

记者了解到,太空实验已经带来了很多科学突破。比如早期研究发现国际空间站航天员的骨密度流失率非常惊人,达到了每月1.5%。科学家随后制定了通过周期性的高强度阻力锻炼,辅以富含维生素D的配餐,以防止骨密度流失的解决方案。这一研究成果化解了人类长期太空旅行面临的一项重要健康风险。

责任编辑:陶国琪(QT0003)

高颜值浮游生物 大海中传递能量的“阳光使者”

2019-06-13 08:51 科技日报

  中国科考船科学号正在西太平洋执行海山调查任务,水体中的浮游生物是不少随船科学家关注的对象,他们用垂直拖网和多联网等不断获取浮游生物样品。浮游生物都蕴藏着哪些奥秘?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张武昌介绍说,浮游生物泛指水体中那些没有游泳能力或游泳能力很弱的生物。比如水母借助收缩伞状身躯移动,纤毛虫通过抖动纤毛而行。最小的浮游生物只有几微米,而最大的浮游生物要数水母,加上触须,最长可达40米。

浮游生物基本上随波逐流,因而它们的分布主要受海流影响。这些生物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被称为浮游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靠捕食其他生物为生的则称为浮游动物。

张武昌说,浮游生物有着非常阳光的生活态度,可以说是大海中的阳光使者。一方面,它们将光合作用产生的能量从表层海水传递至海底;另一方面,它们奉献自己,供养了更为高等的鱼类及海底生物。

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逐渐长大并繁殖后代,一部分逐渐沉降至海底,还有一部分成为浮游动物的美食。浮游动物的尸体或排出的粪便也会沉降至海底,这些颗粒较大,沉降速度快,成为海底生物,如珊瑚、海绵、深海鱼等的主要口粮。这一过程好像有一台泵将碳元素从海洋表层输送到底层,因此被科学家形象地称为生物泵。

众所周知,二氧化碳是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那有没有可能加快生物泵的运转效率,从而遏制全球变暖?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科学家在海洋中进行了多次施肥实验,希望通过增加海洋中的浮游植物,达到让浮游动物多进食、多排泄粪便的目的,以提高生物泵效率。

事与愿违,这些实验虽然增加了海洋中浮游植物的量,但浮游动物并没有增多,因而排泄的粪便颗粒也没有显著增加。鉴于效果不理想,加上大规模施肥可能导致不可预见的不良后果,国际社会已经叫停了海洋施肥实验。

浮游生物不仅有奉献自我的美丽心灵,还有很高的颜值。早期的浮游生物分类学者在显微镜下观察浮游生物时,被它们美妙的身体结构深深震撼。现在有不少水晶灯和雕塑的造型设计,都借鉴了浮游生物的结构。

责任编辑:陶国琪(QT0003)

苹果6K显示器马上来?旧款产品已售空

2019-05-13 11:21 中关村在线

  今年的WWDC大会即将到来,就在人们期盼着今年的WWDC会不会有新硬件设备发布的时候,有网友发现在美国地区苹果在线K LG UltraFine 显示器显示售空。不过,中国地区苹果在线商店中仍然有销售。售空情况是最近几天才出现的,而且没有从在线商店中删除,所以不清楚苹果究竟如何处理这款产品。

其实在上个月,苹果就移除了 4K LG UltraFine 显示器。移除前,显示器也显示为售空。4K 和 5K UltraFine 显示器是苹果与 LG 合作开发的产品,当时是为了更好与 2016 款 13寸和15寸 MacBook Pro 配合使用。

编辑点评:

早就有传言称苹果会在今年的 WWDC 上发布全新模块化 Mac Pro 和 31.6 英寸 6K 显示器。预计全新 6K 显示器可能采用 mini LED 技术,是为专业用户准备的产品。

责任编辑:陈群(QT0001)

三款新iPhone全家福渲染图曝光 矩形三摄“浴霸不能”

2019-05-13 11:27 手机中国

  2018年,苹果推出了三款iPhone,分别是iPhone XS、iPhone XS Max以及iPhone XR。今年,苹果又会推出什么样的新iPhone呢?根据之前爆料,iPhone XS系列新作或命名为iPhone XI,iPhone XR新作或命名为iPhone XR 2。近日,网络上曝出这三款新机的渲染图。

iPhone XI系列和iPhone XR 2渲染图

从渲染图来看,iPhone XI系列将采用后置三镜头设计,根据之前消息,左侧的两颗摄像头为1400万像素主摄+1000万像素长焦镜头,右侧从上往下依次可能是闪光灯、广角镜头和TOF镜头。渲染图中新款iPhone XR 2加入了绿色配色,看起来鲜亮明快,不知道苹果今年是否会像iPhone XR一样继续推出多彩配色供果粉选择。另外,该机采用了双后置镜头设计。

iPhone XI系列渲染图

在配置上,不出意外的话,今年新款iPhone XI系列将会搭载苹果最新研发的A13处理器,运行内存4GB起步,搭配64GB/128GB/256GB/512GB存储空间。至于果粉们关心的电池续航,新款iPhone是否会扩充电池容量呢?我们带着疑问一起期待今年的苹果发布会吧!

责任编辑:陈群(QT0001)

一加7 Pro侧视渲染图曝光 颜值更高售价或5000起步

2019-05-13 11:31 手机中国

  一加已正式官宣,将于5月16日举办新品发布会,正式发布一加7系列产品。该系列定位最高的一加7 Pro不仅有三星定制屏幕、横向线等诸多强劲配置,而且在外观方面也不输别家旗舰。

一加7 Pro渲染图

5月12日,一加7 Pro全新渲染图在网上曝光,但是相比以往的渲染图有所不同,这组渲染图向我们展示该机的侧面、顶部和底部设计。根据渲染图所示,这款手机正面搭载一块曲面屏,而且屏幕边缘和手机中框过渡非常自然圆滑,这意味着手机拥有更好的单手握持感和更高的的颜值。

再看手机顶部和底部,一加7 Pro顶部有一个升降式摄像头开孔和通话降噪孔,而底部有扬声器和Type-C充电口,取消了3.5mm耳机接口。

一加7 Pro渲染图

除了渲染图,一加7 Pro的欧洲售价也一同曝光。一加7 Pro 6GB+128GB版售价699欧元,折合人民币约5326元,而8GB+256GB版本售价749欧元,折合人民币约5739元,最高配12GB+256GB版本售价819欧元,折合人民币约6275元。

责任编辑:陈群(QT0001)

小米9 24K黄金定制版亮相 绝美中国风或售价不菲

2019-05-13 11:34 手机中国

  小米9自发布以来,受到许多米粉和消费者的喜爱,这款手机的透明尊享版和王源限定版更是如此。如今,小米9可能又要多一个衍生版本,不过相比另外两款显得十分奢侈。5月10日,小米9 24K黄金定制版亮相。

Golden Concept官宣

小米9 24K黄金定制版由国外定制手机厂商Golden Concept推出,并定制了三种中国风图案,分别是青龙、白虎和锦鲤。值得注意的是,该黄金定制版似乎并不是在手机外壳上镀金,而是手机外壳部分均用黄金打造。尽管Golden Concept没有公布小米9黄金定制版具体售价,但黄金毕竟属于贵金属,这款定制版手机恐怕价格不菲。

小米9 24K黄金定制版

除小米9之外,Golden Concept还定制过许多热门机型。在2018年,Golden Concept曾推出iPhone XS黄金定制版和配套手机壳。据介绍,iPhone XS黄金定制版售价高达449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0631元,配套的黄金手机壳售价为45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069元。

责任编辑:陈群(QT0001)

iPhone 2019爆料信息遭证实?A13仿生将于月底量产

2019-05-13 11:35 手机中国

  虽然2019款iPhone可能在下半年才会发布,但作为可以代表行业顶尖水平的旗舰产品,其受到的关注度自然非同凡响。此前有消息称2019款iPhone将延续刘海设计,同时后置浴霸三摄等,这些爆料信息恐怕都是线款iPhone渲染图

5月11日早晨,彭博社发布了一份关于今年新iPhone的报告,验证了当前许多爆料信息。报告称,2019款iPhone将有三款,均搭载了拥有7nm制程的A13仿生,相比A12速度更快,功耗更低。值得注意的是,相关供应链称,A13仿生将于本月月底开始大规模量产。

 

iPhone XS Max

另外,三款新iPhone将是iPhone XS、iPhone XS Max和iPhone XR的后续升级版本,但报告没有指出其具体名称;在拍照方面,其中新款iPhone XS和iPhone XS Max将后置三摄,新增一颗超广角摄像头,而且还兼具变焦功能,同时摄像头部分将做纯黑处理,视觉效果更统一,而新款iPhone XR将后置双摄;在待机续航方面,新款iPhone XS和iPhone XS Max不仅支持无线充电,还支持类似华为Mate 20 Pro、三星S10系列的反向无线充电。

在报告最后,彭博社称,新款iPhone XS和iPhone XS Max相比上代厚了约半毫米,并且摄像头放置于一个矩形图案当中,也就是我们熟悉的浴霸三摄。

 

责任编辑:

陈群(QT0001)

全球超算500强中国上榜数量蝉联第一

2019-06-19 08:16 经济日报

  据新华社德国法兰克福电 新一期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17日面世,中国超算上榜数量蝉联第一,美国超算顶点仍是运算速度冠军。新榜单还有一大看点是史上首次所有上榜超算的速度都突破了每秒千万亿次。

全球超算500强榜单每半年发布一次,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的国际超级计算大会17日发布了最新榜单。中国境内有219台超算上榜,在上榜数量上位列第一,美国以116台位列第二,日本、法国、英国和德国依次位居其后。这是2017年11月以来,中国超算上榜数量连续第四次位居第一。

美国能源部下属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开发的顶点以每秒14.86亿亿次的浮点运算速度再次登顶,这超过了它在半年前榜单上的每秒14.35亿亿次的纪录。

新一期榜单的前四位较上次没有变化。美国能源部下属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开发的山脊、中国超算神威·太湖之光和天河二号分列二三四位。

责任编辑:陈群(QT0001)

人工智能等专业成新亮点 转专业“门槛”低

2019-06-19 08:18 中国青年报

  6月18日,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5所北京高校举办联合招生咨询活动新闻发布会,发布高考招生信息。

据记者观察,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等相关专业成为今年5所高校高招的新亮点。其中,北京交通大学今年新增了人工智能本科专业,北京科技大学新增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5个专业,北京林业大学新增经济林、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两个本科专业,北京化工大学新增机器人工程专业。

北京科技大学招生办主任孙长林告诉记者,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应用可以和学校多个传统专业进行融合,开设相关专业的最终目的是为更好培养交叉学科人才。

北京化工大学招生办主任许海军说:国家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提出了‘中国智造2025’十年行动纲领,对‘新工科’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怎么做到智能制造?怎么发展新工科?很多高校重视和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相关学科建设,也是对这些问题的一个回应。

此外,大类招生是今年高招中一个较为普遍的趋势。比如,2019年北京化工大学针对本科招生专业实施13个大类招生,以最大程度满足学生专业需求,引导学生根据个人的学习兴趣理性选择自己喜爱的学科。

为了给学生更多的专业选择空间,记者注意到,不少高校降低了转专业的门槛。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实施转专业申请零门槛。据孙长林介绍,北京科技大学实施零门槛、不设限转专业政策,除招生时有特别约定的考生,其他在校本科生均可在大一、大二学年末提出转专业申请。各专业对转出的人数不做限制,对学习成绩排名不做限制。

责任编辑:陈群(QT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