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专家是怎样管孩子的?

2018-12-06 09:38 新华网

来源标题:心理专家是怎样管孩子的?

  作为家长,你真的会教育自己的孩子吗?

近日,沈阳晚报、沈报融媒记者采访到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心理科特聘高级心理咨询师李松。一起来听听,作为心理专家的他,平常生活中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现象:儿子一岁叛逆期,不满意就躺地上打滚儿。

应对:当孩子出现不正确行为 家长不要让他获益

儿子一岁左右的时候,出现第一个叛逆期。只要有点事不合心意,就会躺地上大哭大闹。我和妻子商量好,只要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转身就走。一次、两次,儿子试图用哭得更凶来博取我们的同情,但我们始终没有回应。待他停止哭泣,我们才会告诉他,为什么不能满足他的要求,把道理讲清。并让他把想法尽可能地表达出来。时间一长,儿子有不满意的就会来找我们分辩、理论,但绝对不会再躺地上哭闹了。

其实像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当他出现一些不正确的行为,家长一定不要让他行为获益。一旦获益,他的意识就会越来越强化、固化这个行为,一直用这种不正确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当有一天,家长要改掉孩子的这个行为时,会给固化思维的孩子带来很大的挫败感。所以,当不正确的行为出现苗头的时候家长就应予以制止。相反,如果家长想要培养孩子什么样的行为模式,就要让他的这种行为模式得到鼓励、获益。

现象:小学住校头一个月,儿子经常想家哭泣。

应对:提前告知和预判 给孩子心理上足够的鼓励

儿子上小学住校,第一次真正离开家。我和妻子之前给他做了很多铺垫,比如这个学校里的一切如何好,会给他带来哪些好处等等。但尽管如此,儿子住校的头一个月还是会经常哭泣。印象最深的一次,一个周日的下午,我把儿子送到校车集合点,来得有些早,看到很多等候校车的孩子都在哭,儿子被感染后也开始哭。这个时候我没有去打扰他,而是站到他身边,轻轻安抚。过了一会儿,儿子停止哭泣,擦擦眼泪,问我:是不校车来了?那我上车了。儿子的理智表现与旁边被父母拽着送上车的孩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及时地肯定了儿子的理性自律。

想让孩子做一件事情,或者往一个方向走时,家长有责任帮助孩子预估和评判可能会遇到的问题,然后进行分析,给孩子足够的鼓励和肯定,让孩子更有动机来完成这个事情。即使遇到困难和险阻,即使有情绪的波动和宣泄,他仍然会用理性的方式说服自己。孩子的价值取向、判断都是受家长影响的。当你把某件事当做惩罚说给孩子的时候,对他来说就是个负性的概念。相反,当你用积极正面的态度去评判这件事时,孩子就更加容易接受和理性对待。

现象:在学校被老师误解,儿子和老师发生争吵。

应对:教孩子建设性地而不是破坏性地解决问题

青春期孩子叛逆是自我意识增强的表现,很容易和别人发生矛盾。记得儿子一天放学回家,十分委屈和愤怒。他告诉我,老师因为扫除的事冤枉了他。他非常不满,和老师吵了起来。我没有指责他的不对,而是先给了他情感回应和共情。比如:老师可能没了解清楚,我知道你心理委屈等等。待儿子情绪稳定,我再教给他,被误解时的应对办法。

首先,你要判断对方的批评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误解不能归为恶意。第二点,要有回应。要先承认错误,因为你给别人带来了误解,一定有你的问题。你可以这样说:老师,对不起,这事儿给你带来了麻烦。第三点是解释。这件事确实不是我做的,但是我下回也会注意的。用这样的方式回应误解是比较恰当的,直接指出对方的不是,会引起对方的反感。教孩子建设性地而不是破坏性地解决问题,这一点终生受益。

现象:儿子学业压力大,一次发火时砸坏一幅画。

应对:家长比孩子反弹大 让孩子了解最有效的解压方法

儿子上初中后,学业压力比较大,一天晚上回家后,情绪非常不好。记不太清我当时说了一句什么话,就像导火索一样,把儿子的火气点了起来。儿子开始大喊大叫,情绪激动时拿着墙上的一幅画摔在了地上。我当时也很生气,把画直接拣起来彻底砸碎。我的反弹要比儿子的大几倍。看到这一幕儿子被吓到了。我告诉他,压力每个人都有,但是对他人无故的发火绝对不是缓解压力的办法。有问题可以说出来,交流、沟通都是很好的解压办法,甚至偶尔的哭泣也可以。

经常有家长找我咨询,自己青春期的孩子如何叛逆,对家长发火、甚至打骂,家长还一味容忍。这样的方式久而久之对孩子的成长十分不利,一定要及时的矫正过来。家长要等孩子冷静时,通过沟通、交流,帮助孩子找到更加理性的适合自己的解压、宣泄的方式。家长一味地忍让孩子对亲人的情绪宣泄,也永远不会让孩子学会,遇到问题时,如何选用最适合自己的应对模式,是得不偿失的。

现象:我私自为孩子组建乐队,儿子知道后很生气。

应对:家长犯错要学会向孩子低头 培养其自信心

儿子从小学琴,在他初一时,我突发奇想:让班级里都会乐器的孩子,组个乐队表演节目。于是,我建了家长群,开始张罗起来。那天儿子放学后,进门就开始质问我:你为什么要这样做?你经过我同意了吗?你知道里边都是怎么回事儿?儿子一连串的发问让我意识到,这个举动给儿子带来了麻烦。儿子说完后回到屋里关上了门,半天没出来。是啊,儿子的这个小社会,之间都是什么关系,家长们并不知情,没有经过孩子的同意,就自作主张,很容易给孩子带来负担。等儿子情绪平稳后,我推开他的门,开始道歉:对不起啊,这事儿考虑得不太周到,你看看,我们下一步怎么办?

没有家长是十全十美的,也没有家长在孩子面前永远不会犯错。家长和孩子间是平等的关系,敢于向孩子认错、低头、示弱的家长,孩子往往会更加自信。家长过于强势,把孩子一切都安排好、照顾好,反倒不利于孩子的心理成长。家长也要学会在示弱的同时向孩子请教如何做,更好地培养孩子的分析应变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心理专家有话说 家长应根据孩子的特质 定制和设计教育方法

在采访中,李松老师一再强调,因为每个孩子的气质类型和性格特点都是不同的,自己教育儿子的方法未必适合每一个家庭,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并没有统一的模板适合每个孩子。作为家长最应该学会的是,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资质来观察、引领、设计、定制,找到属于自己孩子独一无二的教育方法。找到孩子的偏差,找到适合他的方向,然后再去有针对性地矫正调整,相信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

责任编辑:陈晨(QL0017)

儿童抗流感攻略

2019-01-16 08:42 bjd.com.cn

来源标题:儿童抗流感攻略

  通常每年12月至次年1月为我市流感的发病高峰期,北京市疾控中心数据显示,这段时间,由流感病毒导致的中小学学生发热疫情增多。流感的症状与普通感冒的区别是什么?如何预防流感?生病期间如何护理有助儿童快速康复……就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北京积水潭医院小儿内科住院医师张金。

流感比普通感冒发病急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为2-4天,起病大多急骤,全身症状较重而呼吸症状较轻,体温可高达39℃~40℃,多伴头痛、咽干咽痛、全身酸痛、软弱无力等全身症状。部分有发展为重症流感可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肺炎、病毒性心肌炎和神经系统感染等,如不及时治疗,流感亦可致命。

而普通感冒由病毒感染引起,主要发生在上呼吸道的鼻咽部,潜伏期大约为1天,起病不急,以咽痛、喷嚏、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为主要表现,可无发热及全身症状,如果后期没有并发细菌感染,病程一般为5~7天,即可痊愈。

流感导致的高热症状需要及时散热

流感高热症状重,有的儿童体温甚至可以飙升到41℃,即使口服退热药效果也不是很理想。此时,散热是第一要务,除了口服退热药,有时还需要配合物理降温。儿童最常用的两种退热药美林和泰诺林不是必须交替服用,但当同一种药物24小时内超过4次时可以换成另一种,口服退热药半小时到一小时体温仍没有下降迹象,可以结合物理降温,比如退热贴、温水擦浴、洗温水澡。用柔软的毛巾蘸温水擦拭宝贝的颈部、腋下及腹股沟部位暂时增加散热,温水浴水温控制在34℃左右为宜。切记,在家不建议应用冰敷及酒精给宝贝擦浴。

通常情况下,儿童发热时可以比平时少穿点衣物,需要值得注意的是,通过捂热让其发汗散热的方式不值得提倡,体温上升期打寒战时可以用被单保暖片刻,但也不要用厚被子捂着。多喝水,补充液体是最基本的方法,常温水比凉水更能适应宝贝的胃肠道,也更易吸收。

饮食力求少量清淡

生病期间,儿童的消化功能肯定会相对减弱,尤其反复的高热会使部分消化酶失活,胃口差是必然。饮食上要给予儿童容易接受的易消化营养食物,流质与半流质食物应该被优先考虑,口味要清淡,少食多餐,单次食物量约为平时的2/3,食物种类如果能兼顾营养与儿童口味喜好自然是最好。

虽然身体的恢复需要更多的营养能量,但此时请不要再强迫进食,让儿童的消化道也休息调整一下,儿童会根据需要吃东西,一旦身体康复食欲自然会逐渐好转。此外,一定要让儿童充分的休息,休息对于疾病的恢复不是可有可无的,相反它是战胜疾病的重要部分,有科学家研究发现:睡眠除了可以消除疲劳,使人产生新的活力外,还与提高免疫力抵抗疾病的能力有密切关系。

内外兼顾预防流感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重要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流感并发症的风险,推荐6月龄至5岁儿童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每年世界卫生组织会根据流感流行趋势,推测出流行毒株,厂家再根据推荐毒株生产流感疫苗。因为毒株在改变,而且一次接种后的抗体,在体内会逐渐减少,维持一年时间,所以建议每年接种。疫苗接种后大约7-10天开始产生抗体,具有保护作用,建议在流感高发期前进行接种,具体接种禁忌需咨询防疫部门。

当然,任何疫苗接种后对儿童的保护都不是100%的,接种疫苗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多种因素。因此,即使已经接种了流感疫苗,也会有少数儿童出现感染,只是症状会轻一些、病程也会相应缩短一些。如果不注意接触了流感病人但尚未发病,可咨询医生进行药物预防。平时居家应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勤洗手,适时佩戴防护口罩,注意咳嗽礼仪和呼吸卫生,流感高发季节尽量减少人员密集场合的逗留时间。均衡饮食营养,增加机体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本报记者田晶

责任编辑:耿娟(QL0009)

给教师放恋爱假 杭州一中学走红

2019-01-18 08:40 新京报

来源标题:给教师放恋爱假 杭州一中学走红

  杭州一所中学的教师,每月可申请两次半天的恋爱假,此事在网络上受到关注。此举引来羡慕声,同时也招致不少疑问:多了恋爱假是否真的能脱单?公办学校放假是否需要审批?

昨天(17日)下午,新京报记者从杭州市江干区教育局证实,这所走红的学校名叫杭州市丁兰实验中学,系一所公立初中。该校工会主席楼旸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称,该校有40%未婚老师,推出恋爱假,是根据青年教师的需求。

对此,有教育专家表示,学校打感情牌,留住青年教师行为无可厚非,亦体现人文关怀。

学校有亲子假幸福假恋爱假

经校长办公室会议讨论决定,从本月起,未婚或已婚未育的老师,可享受恋爱假。1月15日,丁兰实验中学的校办公群里,老师们收到了这样一条消息。

一赵姓校长向新京报记者介绍,丁兰实验中学有124名教师,1300余名学生,36个教学班。目前,单身的教师约有49名,已婚未生育的有4名。

针对此情况,学校工会设立了恋爱假——每个月,在没有排课且不影响教学工作的前提下,符合条件的老师可以申请两次恋爱假。

该校除了针对青年教师新推出的恋爱假,还有针对有子女教师的亲子假,及面向年长教师群体设立的幸福假。

教师叶琼琦参加工作2年,担任812班的班主任、科学老师,有男朋友,但未结婚,计划趁着工作日人少,我们去逛逛图书馆,抽空还可以回家陪陪爸妈。

教师黄枫去年入职丁中,刚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她说,没想到自己还能享受到恋爱假。

教育局:允许学校适度范围内创新

丁中走红网络,也引来网友质疑:公办学校是否可以随意设立假期?对此,浙江江干区教育局回应表示,根据校方要求,教师会在教学任务外请假,只要是在适度范围内,我们还是允许学校有创新的。

针对形式大于内容,‘恋爱假’并不能解决单身问题的说法,该局回应称,已注意到此说法,这其实是个概念化的假期,只是针对未婚或已婚未孕的年轻人,希望他们可以在忙碌的工作外,能兼顾自己的个人生活。

上述教育局宣传部门一工作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丁中近两年发展迅速,未婚教师已占到总人数的40%,新老师工作很辛苦,没时间谈恋爱或处理其他事。学校的初衷是,希望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帮助他们调节工作和生活。

声音

专家:打感情牌降低青年教师流动未尝不可

昨日,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校此举体现出校方对教职工的关心,在不影响教学情况下,是完全可取的,是人性化做法。

熊丙奇曾发起过一项调查,数据显示,中国60%的老师感到压力很大,很多时间用于工作,很少有自己生活的空间。他表示,放恋爱假也是学校管理的一部分,可以让老师有更多时间和空间来做到生活和工作的平衡。

针对有报道称该校有40%未婚老师,熊丙奇分析认为,此情况反映出该校青年教师较多,且教师结构不太平衡,或者师资流动性大。他提到,教师队伍是事业留人、感情留人,这意味着关注教师群体,除了关注其事业发展,还要考虑到教师个体的情感需求,每个学校应针对不同情况,来关怀教师。打感情牌,通过感情留人未尝不可。

但是否能通过此举降低该校教师单身率,熊丙奇认为,还要看教师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及发展。

■对话

学校工会主席楼旸

会长期推行,接受外界监督

新京报:为何想给教师放恋爱假?

楼旸:大家都知道老师工作战线长,特别是到了期末时间,老师们非常辛苦。看到老师们这种状态,作为学校层面很心疼,所以设立这种假期,希望增加老师们的幸福感。

新京报:出台前是否进行过调研?

楼旸:之前有亲子假,覆盖教师群体范围较窄,所以有些老师半开玩笑地说,有没有恋爱假,基于此,我们工会才想到要给老师们一个恋爱假的福利。校方希望使这个福利公平化和全员化,才对假期做了一定调整。

新京报:学校还有哪些特殊假期?

楼旸:学校现在有三个假期——针对未婚、已婚未生育的老师设立恋爱假;针对有小孩、有家庭的老师设立亲子假;针对年龄较长的老师设立幸福假。

新京报:教师平时工作节奏是怎样的?

楼旸:有双休日。以班主任为例,一般早上6点40,到班级组织纪律,主任和值周老师会辛苦一些,学生们到校时间较早;下午正常下班时间是5点,但有些老师会留下来批改作业。

新京报:教师对该措施的反馈如何?有老师休假吗?

楼旸:老师们对于设立这种假期非常开心,可以兼顾家庭和工作,他们跟我说,感觉压力有减轻。目前还没有教师来请假,因为这个恋爱假才出台,时间很短,未来会长期推行下去的,接受外界监督。

新京报:学生家长是否知晓恋爱假?

楼旸:没有专门告知家长,设立这个假期时间还比较短。当然,放假的前提是不会让老师们耽误教学工作,学校还是以学生教育为主。

学校教师黄枫

福利假期增加了对工作的热情

新京报:你主要教授哪门学科?

黄枫:我教七年级的美术课,是名美术老师。

新京报:平时在学校的工作节奏如何?

黄枫:节奏还可以,整体来说比较充实。如果想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话,肯定是要自己多去找一些事情做。我自己是新老师,可能会在教学之外,自己想办法去多做一些,如多花些时间去修改教案,构思一堂课应该如何上好,采取怎样的授课模式能提高学生对课堂的注意力和兴趣等。

新京报:怎么看学校设立的恋爱假?

黄枫:我觉得挺好的,也没有感觉到意外,因为学校之前就有其他福利性假期。我是美术老师,对艺术、绘画作品等非常感兴趣。我感觉可以充分利用起这半天时间,约人去看看艺术展之类的,半天时间也是足够的。

新京报:计划何时休这个假期?

黄枫:暂时还没有计划。我们学校现在正值期末阶段,每个老师都挺忙的,所以大家目前还没有人去申请这个假。

新京报:在什么情况下你会申请该假期?

黄枫:在不影响我的课的时候吧。比如我这个半天没有课,也没有其他工作要处理,我可能会请假调节一下自己,调节一下工作,缓解一下压力。

新京报:福利假期会增加你的工作热情吗?

黄枫:那肯定会。学校推出这个假期的目的就是提高老师的幸福感,考虑到老师工作忙,会给你一段时间,缓解一下自己,确实是在为老师考虑,也是非常体现人文关怀的行为。我觉得还蛮好的。

新京报记者李一凡实习生罗婧仪曹梦怡蔡贤杰

责任编辑:耿娟(QL0009)

在讨论“安乐死”之前先把缺失的死亡教育补上

2019-01-18 08:45 新京报

  当前,开展积极有效的死亡教育显然更有紧迫性。

近日,八旬老人不忍病妻受罪拔呼吸管的新闻再次引发了大众对安乐死的讨论。

事件很简单,黄阿婆患急性心力衰竭和肺气肿,抢救后靠插呼吸管维系生命,随时可能死亡。丈夫徐大爷不忍心妻子受病痛折磨,就伸手将插在患病妻子咽喉里的呼吸管拔掉……所幸的是,徐某的拔管行为被现场医护人员及时发现。经紧急救治,拔管行为没有造成无法挽救的后果。

安乐死,从医学伦理学的角度来看,一般是指患有不治之症的患者在危重濒临死亡状态时,由于精神和躯体处于极端痛苦之中,在本人或亲属的强烈要求下,经医学鉴定、有关部门认可,用医学的方法,使患者在无痛苦状态下度过死亡阶段而终结生命的全过程。

可以看出,安乐死是一个有着医学程序和医学伦理的科学命题。不过,安乐死却又不仅是一个医学的问题。在任何国家,安乐死都涉及法律、伦理、社会、家庭、观念等等的系列争论。换言之,个体生命自医学上出生的那一刻起,他的肉身就承载着多重的附加元素,重新定义和规训着他的一切,包括死亡。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引入安乐死的概念,我国对安乐死的讨论已经超过了20年。有人说这是对病人的解脱,有人则认为这是彻底的谋杀。20多年间,对于死,对于安乐死以及能否选择安乐死,国人没有一致的意见。

因此,立法部门对安乐死一直保持着谨慎的态度,没有打开合法化的切口,所以,给病人实施安乐死是违法行为。对实施积极的安乐死的行为,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生与死是一组对立的矛盾,谁都无法避免。就中国家庭来说,对于新生命的诞生,全家会全力以赴做好准备。但对于死亡的话题,很多家庭是讳莫如深,并不能坦然面对。学会了优生,却不懂得优死,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死亡教育观。甚至在很多人眼里,死亡表征的神秘性、不可逆性、不可知性,代表着一种令人恐惧、给人威胁的力量。

于是,对于危重濒死的家人,很多家庭宁可痛苦地让他活,也不敢有尊严地让他死。因为面对着前述的法律、伦理、社会、家庭、观念等的系列争论,谁都难以在生命的长度和质量中作出选择。电影《天道》中的大哥的一番话很有代表性,就算是父亲是植物人也不能拔管子,我是长子,我不能让别人说我们做儿女的不孝顺,不能让人家背后戳脊梁骨。别说家里还有点钱了,就是砸锅卖铁也得保住爸的这一口气。

生命权是基本的人权,也是最高的人权。在步入老年化时代的今天,我们应当学会面对死亡,既要有质量地生,如夏花般灿烂;也要有尊严地死,如秋叶般静美。然而,安乐死是一个复杂的议题。在相关配套制度以及现实条件还未具备的情况下,法律不可能允许安乐死合法化。

因此,当前,开展积极有效的死亡教育显然更有紧迫性。这一点恰如白岩松所说,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责任编辑:耿娟(QL0009)

孩子出现急躁情绪 家长要先“慢下来”

2019-06-13 08:22 北京青年报

来源标题:孩子出现急躁情绪 家长要先“慢下来”

  案例

微信公众号提问:我家有两个孩子,较小的孩子今年刚上一年级,经常因为脾气暴躁、摔东西被老师请家长,我们也发现孩子有点暴力倾向。由于孩子父亲工作繁忙,教育两个孩子的任务就落在我一个人身上,我又要带娃又要料理家务,脾气难免不好,是不是我在教育方式上出了问题,让孩子变成这样?

专家观点

中国音乐学院附属北京实验学校教师严宇:案例中的孩子,父母教育方式有较大差异的环境中,一个溺爱,一个急躁。父母的教育观点和管教方式的较大差异,对孩子造成了很大影响。长此以往,孩子无法分辨哪一种才是与人相处的正确方式。妈妈要尽量收住脾气,给孩子表达自身想法的空间和时间;而爸爸需要树立原则,辅助妈妈进行适度管理。

由于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不少孩子在人际交往上存在一些认知偏差。家庭中妈妈严厉的管教使孩子没有表达想法、发泄情绪的机会,便模仿着家人的沟通方式,把一些负面情绪带到了学校之中,表现在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急于让别人接受自己的要求,一旦有与自身想法不相一致的情况出现,怒吼、喊叫便成了孩子解决问题的首要途径。

面对这样的孩子,家长首先要在教育理念上达成一致,在教育方法上同样要慢下来,少些急躁批评,多些正面引导,既规范孩子个人行为,又给予孩子家庭的温暖。其次,要充分认识到,孩子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当孩子情绪暴躁时,严厉的说教只能助推其负面情绪的激增。相反,给孩子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用抚摸头部、给予拥抱等方式使其安静下来,孩子更容易接受。随后慢慢给予正向引导,慢慢梳理爆发事件的细节,引导孩子认知哪里做的好,哪里做的不好,如何正确面对等等,逐步培养孩子是非观。

孩子,你慢慢来,这是我在教学过程中常对孩子说一句话,也同样把这句话分享给各位家长。上课没有充分理解老师的意思,没关系,慢慢来,试着敢于和老师沟通;一些练习没有做到全部正确,没关系,慢慢来,多去总结自身弱点;小情绪控制不住发了脾气,没关系,慢慢来,心里默数5个数再表达想法……慢,使得老师、家长和学生都有了更多的时间思考;慢,给予了大家更多正确面对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的机会。文/本报记者武文娟

责任编辑:耿娟(QL0009)

我不能给您丢脸 濮存昕首谈父子关系

  2019-06-17 08:34 北京青年报

  

来源标题:我不能给您丢脸 濮存昕首谈父子关系

  都说父子关系,看不懂是幸运,看懂了是人生——苏民、濮存昕父子,典型又不典型的中国文人父子。多年来,一直有些抗拒在公众场合谈论父子关系的濮存昕,6月16日在父亲去世三周年后的这个父亲节,依托自己的声音分享平台濮哥读美文推出的听见美·父亲节朗诵分享会,与作家杨葵和普通观众一道从威严沉默中体悟父爱,在朗读自己亲笔写给阴阳相隔的父亲的信时,几度哽咽……北京青年报文化视频直播栏目《后台》对活动进行了全程直播。

  回忆

  父子间

  说不透的东西太多

  我一直觉得说出口的不像是真的,家里的事拿到外面说就仿佛不是自己的事了,今年有点想说了。父亲去世三年,我一直认为他是喜丧,终于摆脱拖累他这么多年的疾病。他一生都很棒,不是单一的就做演员,导演、教员……都在剧院担起了不可替代的角色。濮存昕说。

  在他眼中,父亲一辈子淡泊名利,但在老年时很看重别人对他的看法。父子间说不透的东西很多,有时说急了、再多说怕就该吵了。《李白》排练期间,两个多月我没回家,一回家就别扭:关于排练,不同的看法太多。这是我们父子间的常态,不能说也没法说透。我当选剧协主席,我妈怕他听不清,在他耳边喊,‘昕昕当剧协主席了’,他装听不见。半天抬眼看了一眼,我在旁边的直觉是,‘那是你干的事吗,那都是曹禺先生这样的大家前辈才能做的事’。

  与其说我是演员,不如说我是导演;与其说我是导演,不如说我是教员,父亲的这句话让濮存昕领悟到他一辈子最看重教员这个职业,那时父亲腿力很好,骑车每天风雨无阻,培养了人艺四期学员班。他演戏不是最多最出色的,导演的作品也都不是最主要的保留剧目,但是他很看重自己做教员的经历。每每学生到家里来,即便是他生病了,也都会开心地和他们聊天。

  讲述

  始终蜗居在

  50平方米宿舍里

  在濮存昕眼中,自己和父亲比还是父亲更帅,这不是相貌,而是从里到外的一个完整的人。父亲是我的楷模和榜样,但有时也会自作聪明。他抽烟,但那时买烟受限制,一次一人只能买两盒烟。我们俩每人进去买了两盒,买完之后他把围脖戴上又进去买,被人家认出来刚刚买过,他不好意思地赶紧跑了出来。自作聪明反而不聪明,我们后来都信奉大智若愚才能一生过得平平安安。

  郁结和争吵是父子关系中必不可少的,濮存昕说,年轻人有自己面对社会的思考,如果所有事情按老礼儿做,社会如何能进步?但是在按照自己的理解做事时,难免和父亲发生冲突。儿子和父亲间的关系,我之前不大愿意讲,是觉得讲出来就变成大伙的事了。这么多年我们有纠结有争吵,有拌嘴和生气,甚至闹得像天塌下来。但归根结底,这仍是一种舍不去、躲不开、丢不了的事情,这就是父爱。生命本身的品质不可能那么纯粹。

  父亲的遗憾中,濮存昕最挂心的就是他一直希望有个大桌子,但从来没有过。他和我妈妈一直住在50平米的房子里,人艺分房他不要,一直住在我妈妈单位分的宿舍,空间有限,没法弄大桌子,但是砚台、笔架、书都在。

  本报记者郭佳

  濮存昕写给苏民的信(节选)

  父亲的赞扬是儿子最看重的

  6月16日朗读会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濮存昕分享了亲笔写给父亲的信,以对话的口吻娓娓道来:

  这些年您导我演了《李白》《天之骄子》《蔡文姬》等戏,一直都是您在影响我,最后仍以骨灰的温度告诉我,人生苦短、热爱生活。在央视《艺术人生》录制现场,您总结自己说了句‘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我曾经想怎么会是这么一句话?但细细品味,却是印证了一生的人格魅力——戏比天大的信仰和艺无止境的谦逊。您曾经为自己写了首诗:不计夏秋不争春,枝干疏密根自深;何期岁暮催花放,愿随白雪共芳芬。

  ……

  您最珍爱的是刻着‘清白吏子孙’的芙蓉石印章。爷爷传给您,您传给了我。以‘清白吏子孙’为荣,做清白吏,以励子孙,是中华传统文化和士大夫精神的完美概括。但遗憾的是,我带着这枚印章参加尚长荣先生的主题活动,没有装盒,掏兜带了出来摔成了两截。后来找人修复还原,才不那么自责了。经过这一次,我对传家宝更多了一番感情,要好好守护。

  ……

  我辞职不愿当副院长。您先听了我倒的苦衷,末了说了句‘我们这代人,10个条件给一个都会去干,而你们给9个还讲条件’。我辩了一句,‘那一条是最重要的’,谈话就此打住了。可是您最后的这句话让我想了很多年。我不敢给您丢脸,真的怕被别人说剧院毁在我手里了。每个父亲都是当儿子的楷模,但往往到了开始有些自信追求独立的年纪,也还是要叛点逆、走些歧径。20多年来,您对我和林兆华排先锋实验戏剧,虽持己见不能苟同,但从没反对过,每每也必来看戏,不喜欢的就免谈。父亲的赞扬其实是儿子最得意最看重的,我如今回想自己这些年在人艺努力努力再努力,就是不想给您丢脸。为您为人艺,要尽忠尽孝。

  

责任编辑:耿娟(QL0009)